浙江海洋学院
当前位置: 首页>>就业培训>>航空服务就业培训>>正文

学习中心

 航空服务就业培训 
 科创泛IT就业培训 
 影视艺术就业培训 
世界读书日,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
2021-04-29 17:21   来源于网络

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全称“世界图书与版权日”,又称“世界图书日”。最初的创意来自于国际出版商协会。由西班牙转交方案给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1995年11月15日正式确定每年4月23日为“世界图书日”。



其设立目的是推动更多的人去阅读和写作,希望所有人都能尊重和感谢为人类文明做出过巨大贡献的文学、文化、科学、思想大师们,保护知识产权。每年的这一天,世界一百多个国家都会举办各种各样的庆祝和图书宣传活动 。

2021年4月13日,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迎接第26个“4·23世界读书日”,国家图书馆“百年华章 以声献礼”活动正式开启。

繁忙的世界,你还有阅读的习惯吗,你还翻看纸质书吗,你还回味一本新书的味道吗?4月23日“世界读书日”,送你一份精选推荐书单,愿你多读书,读好书!


精选书籍推荐


写给青少年的党史

作者:邵维正

首版时间:2020年出版社:青岛出版社


96090


丛书紧紧围绕“中华民族是怎样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这一主旨,以青少年喜闻乐见的讲述方式来构建整体框架,以提问题的方式,梳理归纳了当代青少年最为关注的60个问题,突出重点、难点、热点、亮点,按历史阶段分编成6卷,依次为《中国有了共产党》《红色星火燎原》《战火中成长》《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春天的故事》《筑梦新时代》。每卷既独立成书,又构成一个连贯整体,系统地反映中国共产党历史的概貌。每个问题后设有“名言金句”“读党史长智慧”栏目,以帮助青少年更好地掌握主要内容和精髓启示,引发思考,从中受益。

在叙述方式和语言风格方面,丛书努力贴近少年儿童的阅读习惯和接受程度,力求以生动形象的党史故事作为切入点,由小到大,由浅入深,讲清来龙去脉,剖析前因后果,引发思考共鸣,达到以情感人、以理服人。在版式上,坚持图文并茂,强化视觉冲击,增强可读性、趣味性。

2020年6月,该图书入选中宣部办公厅“2020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选题目录”。2021年1月,该书获得《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20年度童书荣誉。


老人与海

作者:【美】欧内斯特·米勒尔·海明威

首版时间:1951年原版名称:The Old Man and the Sea


981E


《老人与海》(The Old Man and the Sea),是现代美国小说作家海明威创作于1952年的一部中篇小说,也是作者生前发表的最后一部小说。

该作围绕一位老年古巴渔夫,与一条巨大的马林鱼在离岸很远的湾流中搏斗而展开故事的讲述。尽管海明威笔下的老人是悲剧性的,但他身上却有着尼采“超人”的品质,泰然自若地接受失败,沉着勇敢地面对死亡,这些“硬汉子”体现了海明威的人生哲学和道德理想,即人类不向命运低头,永不服输的斗士精神和积极向上的乐观人生态度。

虽然对它有不同的文学评价,但它在20世纪小说和海明威的作品中是值得注目的,奠定了他在世界文学中的突出地位。1953年5月4日海明威的《老人与海》获得普利策奖。


狂人日记

作者:鲁迅

发表时间:1918年

作品出处:《呐喊》

中国第一部现代白话文小说


158C6


《狂人日记》是鲁迅创作的第一个短篇白话日记体小说,也是中国第一部现代白话文小说,写于1918年4月。该文首发于1918年5月15日4卷5号的《新青年》月刊,后收入《呐喊》集,编入《鲁迅全集》第一卷。

小说通过被迫害者“狂人”的形象以及“狂人”的自述式的描写,揭示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表现了作者对以封建礼教为主体内涵的中国封建文化的反抗;也表现了作者深刻的忏悔意识。作者以彻底的“革命民主主义”的立场对中国的文化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同时对中国的甚至是人类的前途表达了深广的忧愤。

《狂人日记》在中国现代文学史和中国现代文化史上都具有跨时代的意义。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它奠定了中国现代小说(文学)创作的基础;它的深切的思想是中国现代启蒙主义的高度概括。其在形式和思想方面都深刻影响了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和中国思想史。


追风筝的人

作者:卡勒德·胡赛尼

首版时间:2003年作品出处:世纪文锦

外文名:The Kite Runner


21E45


《追风筝的人》是美籍阿富汗裔作家卡勒德·胡赛尼(Khaled Hosseini)的第一部小说,也是第一部由阿富汗裔作家创作的英文小说,于2003年出版,连续两年位列《纽约时报》畅销书榜首,在美国销量超过700万册,全球销量超过2000万册,已经被翻译成42种语言。

小说讲述了两个阿富汗少年关于友谊、亲情、背叛、救赎的故事,小说不仅表达了对战争的控诉、还对阿富汗种族问题和宗教问题有深刻的反映。

该书偏重个人的情节,从阿米尔与他父亲仆人儿子哈桑的亲密友谊开始,这段感情成为贯穿全书的脉络。这两个男孩所放的风筝,象征了他们之间关系的脆弱,在往日生活消逝之际,备受考验。作者笔下的阿富汗温馨闲适,却因为不同种族之间的摩擦而现紧张。书中充满令人回萦难忘的景象:一个为了喂饱孩子的男人在市场上出售他的义腿;足球赛中场休息时间,一对通奸的情侣在体育场上活活被石头砸死;一个涂脂抹粉的男孩被迫出卖身体,跳着以前街头手风琴艺人的猴子表演的舞步。(《纽约时报》评)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