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海洋学院
当前位置: 首页>>就业培训>>航空服务就业培训>>正文

学习中心

 航空服务就业培训 
 科创泛IT就业培训 
 影视艺术就业培训 
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筑牢校园安全防线
2021-04-12 09:24  


7093


为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深化“平安校园”建设,推动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宣传教育工作的常态化、制度化,切实提高继续教育学院广大师生和学生家长识骗防骗能力,深入推动我院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宣传工作,现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手段和防范重点告知大家,希望大家提高警惕、防范诈骗!


冒充“公检法”电信诈骗


7A99


作案手法:

近期,冒充“公检法”诈骗犯罪形式出现升级版,犯罪嫌疑人冒充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人员,以涉嫌违法贩卖口罩等防护物资为由实施诈骗。常见方式有:

步骤一:冒充官方机构部门的工作人员,告知事主涉嫌违法犯罪行为或涉及个人利益的情况。这些名头不断更新变化升级,常见的还有冒充通管局、社保局、海关、银行、快递公司、电信企业、租车公司等,特别是疫情以来出现了冒充“疾控中心”等新的手段。当事主开始申辩的时候,其实就已经“入套”了,犯罪嫌疑人会告知事主有可能是因为身份信息被他人盗用造成的此结果,并声称“帮助”事主转接到“公安机关”进行处理。

步骤二:冒充公安机关明确告知事主涉嫌犯罪,利用公安机关的权威性震慑事主。

步骤三:继续变换身份对事主进行深度洗脑,冒充检察官、公证处工作人员让事主相信自己涉嫌犯罪,需要配合调查。

步骤四:要求事主进行转账汇款到所谓的“安全账户”或者骗取信息盗刷资金,完成诈骗。

防范重点:

1.接到自称“疾控中心”、“公检法机构”等部门来电,被告知存在违法行为时,请务必提高警惕;

2.银行卡密码、短信验证码等个人信息务必保护好,不能向他人泄露;

3.如果发现被骗,务必第一时间拨打110报警,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中心会及时介入,尽可能挽回损失。同时,及时到派出所制作笔录,配合民警开展工作。


网络兼职刷信用诈骗


1212C


作案手法:传统兼职刷单诈骗,多是诈骗分子先通过QQ、微信、网页、论坛等渠道广泛发布兼职刷单广告,号称给网店刷单提高商家信誉,就可以获得佣金,实现“足不出户、日赚千元”。当受害人轻信其虚假宣传后,诈骗分子即要求受害人在某网络平台上购买特定的物品进行刷单,交易成功后将本金和报酬一并返还受害人。之后要求受害人继续刷单并投入更多的本金,使其越陷越深。诈骗分子在刷单诈骗的基础上又套用“杀猪盘”系列骗局,诈骗手段再次升级。诈骗分子先添加好友,陪着受害人聊天、倾诉,骗取信任,之后向受害人透露自己通过某个刷单平台赚钱。为让受害人对平台深信不疑,诈骗分子利用各种理由请求受害人帮助自己刷单,让受害人亲眼看到平台能够赚钱,诱惑受害人向平台内充值,并且一段时间内平台会反馈相应的报酬,使受害人放松警惕,加大充值金额,直到受害人意识到被骗。

防范重点:

2018年修订的《反不正当竞争法》已将刷单明确为违法行为,最高可处200万元罚款。无论你在哪里搜索“刷单”,搜到的招聘内容100%是骗子发布的。不管是找工作还是兼职,一定要警惕“网络刷单”,切勿随便透露个人信息,不要盲目相信所谓的“高回报”,应留意对方的信息,比如电话、名称、地址或者是对方的银行账号,发现可疑尽快拨打“110”报警。


利用毕业生就业实施诈骗


4065B


作案手法:

每年六七月份是各类高校毕业生求职、实习的旺季,而骗子往往利用涉世未深的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需求和学生家长望子成龙的急切心理,骗取学生及家长财物,影响学生的前程。

诈骗套路一:扣押证件。对要求手持证件拍照,要扣押身份证等证件的公司,一律说不!《劳动法》明确规定,用人单位不得扣押劳动者的身份证和其它证件,不得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

诈骗套路二:高薪诱惑。每一位求职者都希望能找到一份高薪的工作,因此有些用人单位就以夸张、离谱的高薪为诱饵进行招聘,在骗取多人缴纳报名费后,携款逃之夭夭。这里特别提示,部分毕业生涉世未深,很容易受高薪诱惑,上当受骗,造成大量财产损失,一定要提高警惕,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和麻烦。

诈骗套路三:找关系。骗子吹嘘自己关系硬、能力强,可以帮你找关系,但需一定的疏通费。当你交完钱后,骗子立马逃之夭夭。

诈骗套路四:传销陷阱。不要相信天上掉馅饼!传销公司通常都会打着赚大钱的旗号拉你入股,骗你到异地上岗打拼,并断绝你与外界的一切联系,在一个封闭的环境中密集的给你灌输一夜暴富的思想。

诈骗套路五:转行培训。去面试时,说你能力不行,有没有考虑转行,比如软件开发一类,然后说公司可以给你提供培训,并且每月给你1500的工资,然后你只需要签字即可。事实上,他让你签了,你就是被动贷款,培训完了不一定能找到工作,而且你还会欠他几万贷款培训费。

防范重点:

1.多种途径了解公司背景。在求职者正式进入单位之前,想方设法加强对企业的了解以免误入骗子设下的陷阱。

2.谨慎签定劳动合同。与用人企业签合同时,求职者要“三看”:一看企业是否经过工商部门登记以及企业注册的有效期限;二看合同字句是否准确、清楚、完整;三看劳动合同是否有一些必备内容,包括劳动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劳动报酬、社会保险和福利、劳动纪律、劳动合同终止的条件、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等。必须签书面合同,试用期内也要签合同。

3.发觉被骗,及时报案。求职者一旦发觉上当受骗,要及时向招聘单位所在地的人事局、劳动局监察大队或公安局派出所报案,寻求法律保护。

如果发现自己上当受骗了,请不要慌张,马上联系家长和老师并报警,保留好相关信息,争取在警方的帮助下将损失降到最低。希望同学们可以提高警惕意识和保护意识,远离网络电信诈骗,保障自身财产安全!



关闭窗口